一、收稿
编辑部以集体名义接收投稿,所有投稿均通过采编系统接收。
二、检查登记
1.检查稿件内容是否齐全,包括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单位、作者简介(姓名、性别、籍贯、职称、学历、研究方向、联系地址、联系电话、电子邮箱)、参考文献、版权转让协议、文献证明材料等。
2.登记
社会科学版与自然科学版分别在各自采编系统中登记,详细准确地登记稿件的文章标题、作者姓名、工作单位、通讯地址、联系电话、电子邮箱、收稿日期,编排序号。
三、审稿
实行责任编辑初审、社科部/自科部部长复审、主编终审三级审稿制度,任何未经该程序审阅的稿件均不得刊用。
对稿件内容进行严格审查,一旦发现有意识形态错误,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。
稿件可以借助外审专家进行审读。送外审专家进行评审时,实行双盲审稿制度,审稿人和作者互相匿名,以尽可能保证审稿意见的客观公正。
编辑部任何人不得向外透露稿件的处理过程。
1.初审
接到投稿五个工作日内,社科部/自科部的责任编辑分别对社会科学稿件和自然科学稿件进行初审。初审包括:
1)审查来稿是否符合本刊的宗旨和选题范围;
2)审查来稿的意识形态取向、作者的学术背景、参考文献和数据来源等;
3)查看来稿与已经发表和准备刊登的同类文稿有无内容雷同,比较有无创新之处;
4)对来稿内容质量和发表价值作初步评价;
5)决定来稿是否拟录用或作退稿处理;
6)对不宜刊用的稿件做出相应处理;
7)写好初审意见,送社科部/自科部部长复审。
2.复审
1)审查来稿的意识形态取向,检查是否正确的政治导向,着重排查稿件、地图、数据中所隐藏的风险;
2)审读来稿内容质量和学术水平,检查来稿的创新性、科学性、现实性、思想性;
3)确定来稿是否送交有关专家复审。根据稿件内容及研究领域选择对口的外审专家,对专家的审稿质量情况进行备注;
4)对认为可用但还有不足的稿件,向作者反馈存在的问题,提出修改意见和要求;
5)初选拟录用稿件及名单。
3.终审
1)检查来稿的意识形态取向,检查讨论稿件的审阅情况和处理意见;
2)正式确定录用的稿件;
3)确定期刊的目次、栏目、版式等的安排。
四、校稿
严格执行“三审三校”制,对已录用稿件从排版前后到最后签发严格进行编校,确保质量不出错。
1)每期刊印前召开编前会议,由社科部/自科部部长对录用稿子进行责任编辑的安排,分发给责任编辑进行编校工作;
2)一校、二校由文章的责任编辑分别负责校对,三校进行交叉校对。
3)检查文章表述的标准化、规范化,审查标题序号、计量单位、图表等在全稿中的统一,对文字表达删繁就简,纠正存在的错误。
4)在出刊前实行“通读”,所有编辑人员对整本期刊进行通读,严格质量把控。
五、学校审查
1.送学校意识形态领导办公室进行审查;
2.报分管校领导审批。
六、印刷出版
检查全部编校完成的稿件后,通知印刷厂进行刊印。
一审:崔羽洁 二审:李金来 三审:戴岳